学科基地
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介
信息内容分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(原信息内容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,以下简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)于2009年由国家发改委批复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建设(发改办高技[2009]421号),2014年通过验收转入运营期,2021年12月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(发改办高技[2021]1022号),现任主任为李建华教授,主体建设于上海交通大学张江科学园。根据国家发改委批示,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围绕国家信息化建设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需求,重点开展网络发布内容智能获取、多媒体内容主题提取与分类、基于内容的网络访问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:信息获取、信息分析、访问控制等技术研究平台,网络信息内容安全仿真与测试平台,内容态势认知和安全调控等系统开发平台,以及个性化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管理系统工程化平台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增总投资4399万元,其中国家及地方各新增投资1300万元。
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特色技术方向
(1)互联网信息内容综合管理。
(2)网络安全态势智能感知与监测预警。
(3)数据安全分析与信息信号检测。
(4)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协同控制与安全。
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要功能
(1)实现共性技术工程化与集成化。
(2)推动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产业规模化发展。
(3)参与国家重大信息基础工程建设。
(4)培养高级专业人才。
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要任务
(1)信息内容分析与管理引擎系统框架研究设计。
(2)网络发布、传输、浏览内容提取、分析系统研究开发。
(3)网络信息内容分析和知识挖掘系统研究开发。
(4)网络信息内容安全访问控制技术研究开发。
(5)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管理工程应用。
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织架构
作为校级重大基地平台,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整合了电子信息、新闻传播、法律、国际公共事务、城市治理等上海交通大学全校优质资源,是文理交叉融合建设的国家级专业科研基地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,在专家委员会指导下,现有主任1名、副主任3名,下辖综合管理部、技术研究部、工程技术部、成果转化与合作交流部及技术服务部等五大部门。
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运行模式
围绕“政产学研用”协同创新机制,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探索建立“文理融合、技术创新、成果转化”的校级重大基地平台运行模式,对内整合优势资源、对外建立战略合作,提升我国信息内容分析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。